不想再看無腦的台灣電視節目把觀眾當白癡耍,也厭倦了網路充斥內容農場標題聳動而毫無根據的文章,還是靜下來好好的閱讀書籍充實自己吧!
今天,在這兒跟各位推薦一本好書:動物與社會(思想 29)!!!




-暢銷書排行榜
本週排行榜第一名:
很多網友都推薦說讚喔!


下面是整理了關於同類書籍的介紹,都是今日的優惠折扣,過了今天價格就會調回原價 趕快點進來撿便宜喔!
點下面的圖片進去, 就可以看到整理的分享!








動物與社會(思想 29)

















  • 《動物與社會(思想 29)》






    動物倫理學的出現,不僅為動物的命運爭取到道德的地位,

    也突破了西方道德思考傳統體質上的盲點。

    一種動物倫理學,必然同時是一種從評價的角度想像「動物的生命」的方式:動物的生命固然是自然的事實,但這種生命是否自有其價值,在實現某種值得人類承認的好事,故能要求人類的尊重與關懷呢?動物倫理學的一個關鍵主題在於,動物的生命是不是足以指向某種具有應然意涵的價值,從而用尊重與關懷為標準,人類對待動物的方式,就有了「對與不對」可言。

    本期的人物訪談是莽萍先生,談動物保護事業在中國。本期另一個專題是「兩岸儒家」,包括:關於「新儒家」的爭論、港台新儒家與大陸新儒家的兩行反思、對於大陸新公羊學的初步省思等各篇專文。











    動物與社會(思想 29)-目錄導覽說明








    • 對「天下」的想像:一個烏托邦想像背後的政治、思想與學術(葛兆光)

      網民政治參與中的民粹主義傾向(叢日雲)

      動物與社會

      台灣流浪動物議題概述(汪盈利)

      是後人類?還是後動物?從《何謂後人文主義?》談起(黃宗慧)

      回首第一代英國反動物實驗運動(李鑑慧)

      簡談電影與動物研究(唐葆真)

      「人與動物關係學」與動物保護政策:台灣經驗的啟示(吳宗憲)

      動物的生命:《動物解放》四十週年的反思(錢永祥)

      思想訪談

      動物保護事業在中國:莽萍先生訪談錄(陳宜中)

      兩岸儒家

      關於「新儒家」的爭論:回應《澎湃新聞》訪問之回應(李明輝)

      「港台新儒家」與「大陸新儒家」的「兩行」反思(賴錫三)

      新儒家、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能否會通?(何乏筆)

      開出說?銜接說?(楊儒賓)

      對於大陸新公羊學的初步省思(劉滄龍)

      知識的生產:為何儒學?什麼政治?如何現代?(劉紀蕙)

      致讀者



















    致讀者








    本期《思想》以「動物與社會」為封面專輯,或許會引起讀者側目。不過「動物」(non-human animals)本來便是人類這種動物的關鍵他者,與人性相互襯托界定,是人性的限定所在。人類之所以忽視動物,不是因為動物不重要,而是因為人類的道德意識被成見所蔽。歷史明確顯示,必須等到社會本身的道德意識正在醞釀著大變革,動物的議題才會破土而出。








    近代西方第一次動物保護運動,寄身於19世紀英國的社會改革,與解放奴隸、保護少女、保護童工、救助遊民,乃至於要求婦女投票權,勞動條件的改善等等改革訴求一起出現。20世紀後半葉,動保運動又一次復興,其背景則是1960-70年代美國的民權運動、婦女運動、反越戰、生態保護,以及年輕人的「反文化」。在這片追求「解放」的氛圍之中,彼得.辛格的《動物解放》適時問世,將人類對於其他物種的歧視與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相提並論,從而把動物議題提昇到與人類問題同樣重要的地位。在台灣,動保運動同樣藉助於1980-90年代的民主化以及各種社會運動,與勞工、環境生態、婦女、消費者保護、原住民、學生等各方訴求先後出現。總之,動物議題是時代的產物,也是社會求變的一個環節,是不應等閑視之的。








    這個專輯題為「動物與社會」,一則突出動物議題乃是整體人類與社會問題的一個側面,但也呼應當前學院中「動物研究」的整體問題意識。在當前的台灣以及香港、大陸,動物研究與動保運動都方興未艾,很值得系統地討論。受限於本刊的篇幅,這次的專輯只能呈現台灣學院與運動界的局部現況。需要指出,專輯尚包括了莽萍女士的專訪,相當全面地描述中國大陸的動保運動,特別有其參考價值。








    近年來儒學在中國復興,尤其以「政治儒學」為名的公羊學傳統引導風騷,是大陸知識界的一件大事。「政治儒學」有意識地與所謂「港台心性儒學」對比,自許為儒學在新時代的重大進步。本期的另一組文章「兩岸儒家」,便是幾位台灣研究儒學的學者對大陸政治儒學的評論。這個專題由楊儒賓與何乏筆二位推動,整個討論的緣起與其中的意義,特別是儒學在大陸蓬勃發展的宏觀背景,在他們所撰寫的前言中有詳盡的說明,請讀者參閱。








    晚近儒學在中國大陸的發展,與新世紀以來不少中國知識分子對於「天下」概念的興趣是相關的。「天下」之說被視為中國獨特的傳統,據說有足夠的資源去設想一套新的世界秩序,也為中國在其中找到自我定位。本期葛兆光先生的長文以歷史為據,對這套論述多所質疑。文章的措辭始終溫和,不過用心的讀者不難在字裡行間感受到作者對知識真誠的嚴峻堅持。


















    動物的生命:《動物解放》40週年的反思(錢永祥)

    一、前言

    彼得辛格的《動物解放》一書問世於1975年,至今四十週年。這本書開啟了學院裡的動物倫理學這門學科,也為當代的動物保護運動提供了一套樸素踏實但動能強大的理論基礎。由於西方的道德思考主流一向排斥動物,不願意賦予動物道德地位,辛格這本書卻用主流的倫理學資源為據,為動物在道德思考的範圍之內擠出一些空間,其貢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本文想要探索這個意義所在,但同時也想進一步檢討辛格這種動物倫理學的限制。動物倫理學的出現,不僅為動物的命運爭取到道德的地位,也突破了西方道德思考傳統體質上的盲點。這是它的特殊意義所在。不過一種動物倫理學,必然同時是一種從評價的角度想像「動物的生命」的方式:動物的生命固然是自然的事實,但這種生命是否自有其價值,在實現某種值得人類承認的好事(the good),故能要求人類的尊重與關懷──尊重其存在(的權利),關懷其遭遇的好壞──呢?動物倫理學的一個關鍵主題在於,動物的生命是不是足以指向某種具有應然意涵的價值,從而用尊重與關懷為標準,人類對待動物的方式,就有了「對與不對」可言。

    讓我舉一個例子,說明我的意思。假設地球上的遙遠某處發生嚴重地震,許多人死傷,我們不會說這些人的生命以及遭遇僅僅是一件自然事實;相反,我們會認定這是一件嚴重的災難,認為受難者的遭遇是不幸的、不應該發生的,是令人難過、惋惜的事情。我們的這種判斷其來何自?當然是因為人類的生命具有某種獨特的價值,其死亡──即使完全是自然過程所造成──是一種傷害摧殘,不應該發生。對比之下,假定在這場地震中,尚有珍貴的古蹟遭摧毀,大面積的樹木植被田地房舍也淹沒不見。對這些損失,我們也會深有所感甚至於有所惋惜,不過這些損失,畢竟與人的死亡不同。人類生命所具有的價值與意義,並不取決於它對於旁觀者可能具有的價值:即使我們根本不知道這些罹難者是誰,有甚麼特色,具有什麼身分或者道德品質,我們也會假定他們的生命自有價值。簡單言之,在人類的道德意識中,每個人的生命本身便是價值之源,生命過程彷彿是一個實現某種「善」的過程,自然擁有一些深重的道德意義。

    結果,我們所想像的「人的生命」不可能僅僅是有生有滅的自然事實,或者需要由他人來賦予價值;相反,我們一般會假定,人的生命自有價值,因此具有一個不言 自明的「應然」面向:每個人的生命都應該過得平安、圓滿,因為這是人生內在的目標(或者說權利);而事實上的傷亡、剝奪則總是構成了道德上的「不應該」, 需要合理的說明。至於植物、古蹟、財產,當然還包括動物,若是遭受傷害或者毀滅,當然很可惜,卻由於他們的存在本身似乎說不上在成就甚麼有價值的結果,也 就說不上道德的「不應該」,至少不同於人類傷亡時的「不應該」。

    動物倫理學認為,由於動物與人類的某些相似之處,動物的遭遇應該進入人類 的道德考量範圍。但是上述對人類生命的「應然」想像,是不是也適用於動物,也就是承認動物的生命本身有其價值?西方倫理學的傳統,一向不承認動物的生命能 有道德的意義,本文想指出,這個想法來自一種雖屬自然但是錯誤的想像人類生命的方式。筆者認為,辛格的動物倫理學扭轉了西方倫理學傳統的生命觀。不過辛格 的觀點有其限制,低估了動物生命的豐富含意,未能充分發掘動物生命與人類生命在價值內容上的相類似;動物倫理學接續的發展,可以看做延續辛格的思路,進一 步探討動物生命的道德意義。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25開15*21cm
    頁數:352


    出版地:台灣


















    • 作者:編輯








    • 出版社:聯經




    • 出版日:2015/10/2








    • ISBN:9789570846287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成人適讀












    動物與社會(思想 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秀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